Contents
如果你既有激情、方法又有实现伟大目标所需要的人才,但似乎仍不能将整个组织带往正确的方向,那么作为领导者的你就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。如果不能让事情有所进展,最终你就不会成功。在这种情况下,你需要做什么呢?你需要看看“动势法则”,掌握运用领导者最好的朋友:动势。
为什么动势是领导者最好的朋友?因为很多时候,成功与失败的差别就在于有没有动势。如果没有了动势,就连最简单的任务也会变成登天难题。微小的问题似乎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碍,团队的士气持续低落,前景也变得暗淡。一个没有动势的组织就像已经停止的火车,它难以前进,即使是轨道上的小木块都能让它止步不前。
相反,如果拥有了有利的动势,你的前景就会一片光明,一切阻碍都算不了什么。一个有了动势的组织就像是每小时跑60英里的火车,即使你在铁轨上建一堵钢筋混凝土墙,它也会直直地冲过去。
要使组织、部门或团队获得成功,你必须要学会并在组织内最大限度地使用“动势法则”。下面是你需要知道的关于动势的一些常识。
1.动势是放大器
在体育比赛中,很容易看到“动势法则”发挥作用,因为动势的变化是在你眼前的几个小时内产生的。当一支队伍状态出色的时候,似乎每个动作都很有效,每次射球都能得分,而且整支队伍都不会出现失误。而当队伍消沉的时候,不管你多么努力尝试多少种方法,好像都不起什么作用。动势就像是放大镜,它使事物看起来比原来真实的要大。这就是我要把它称做放大器的原因,同时这也是领导者努力控制动势的原因之一。
2.动势可以美化领导者
当领导者有了动势,人们不但觉得他是个天才,忽视他的缺点,还会忘记领导者曾犯过的错误。动势改变了人们对领导者的看法。人们往往喜欢追随胜利者。
一旦领导者为组织带来了成功并凝聚了动势,人们就会给他更多的赞赏。原因何在?就是因为“动势法则”。动势放大了领导者取得的成功,而且让他们看起来比真实的他们更加优秀。这或许不太公平,但“动势法则”就是有这种作用。
3.动势帮助下属们表现得更好
当一个组织里有了出色的领导,又有动势的时候,成员们的潜力就会被激发、鼓舞,从而超水平发挥自己的能力。他们的效率之高甚至超乎自己的预期。
当一个组织产生了巨大的动势,所有的参与者都会比原来更成功。在一个具有动势的组织里,即使是普通人也能超水平表现自我。
4.掌握动势的方向要比创造动势容易
你如果滑过水,就知道要从水中站起来是比较困难的,而一旦已经站在水面,要掌控滑水的动作就比较容易了。想想你首次滑水的经验,在你站起来之前,船拖着你在水中前进,这时巨大的水花砸在你的胸膛与面孔上,手酸得使你怀疑自己是否还撑得住,眼看就要放弃了。就在这一瞬间,水的力量突然将你托起到水面上,你竟然滑起水来。这时候你只要轻轻地把全身力量从一只脚移到另一只脚上,就可以改变滑行的方向了。这就是领导力动势作用的写照。启动的时候最困难,而一旦开始前进,你会发现真的可以做些惊人的大事。
5.动势是带动改变最有力的因素
组织如果有了足够的动势,它几乎就能带动任何事情的改变。人们往往喜欢追随胜利者。下属们愿意信任那些已经取得佳绩的领导者。人们往往乐意接受改变,只要这些改变是由曾经带领他们获得成功的领导者做出的。可以说,动势使得胜利唾手可得。
6.创造动势是领导者的责任
只有领导者才能创造出动势。追随者只是追随着这些动势。而动势一旦产生出来,行政人员就能让动势持续发展壮大。每一个人都能分享它所带来的益处。但创造动势却需要一个有思想、能组织优秀团队并激发他人的领导者来完成。如果领导者还要寻求他人来激发自己,那这个组织就有麻烦了;如果领导者等着组织自己创造出动势,那么它的情况同样不妙。创造动势并让它不断发展强大是领导者的责任。美国总统哈里・杜鲁门曾说过:“如果想当厨师却又受不了高温,那你还是趁早从厨房出来吧。”但对领导者而言,这句话应改成:“如果无法创造出动势,不如趁早从领导岗位上下来吧。”
7.动势从领导者自身产生
动势是从领导者自身产生的。它可能从领导者的目标、激情和热忱开始,也可能从他们的能力开始。著名作家埃莉诺・多恩说:“除非火焰已在自己心里燃烧,不然你不要指望它在别人心里点燃。”
如果你每天都向下属们展现自己的激情,你就会把志同道合的人吸引到你的团队、部门或组织里,而且激励他们取得成功,到那时你就会看到进步的巨大了。如果这么做了,你就已经开始创造动势了,而且聪明的你会明白动势是领导者最好的朋友。一旦创造出了动势,你就能达成任何目标,这就是“动势法则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