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会有人站出来领导他人呢?相信每位领导者的答案都不一样。有的为了生存,有的为了赚钱,有的为了开创一番事业并建立自己的组织,而有的人则是为了改变世界。有一个为了改变世界而领导他人的人,他就是马丁・路德・金博士。
“舍得法则”要求领导者要成为伟大的领袖,就必须放弃更多。金博士曾几度被捕入狱。他被人投掷石头,受棍棒打击,也遭受各种各样的身体伤害。他的房子被投掷炸弹,然而他的目标与影响力却与日俱增。虽然最终他牺牲了一切,但他心甘情愿。在孟菲斯遇刺的前一夜,在最后一次公开演讲中,他说:
我不晓得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在我身上,我们前面的日子确实很艰难。但这一切对我来说都不重要了,因为主已经带我登上了山巅,我已经不在乎了。和每个人一样,我也希望活得长久,长寿是值得珍惜的,如今我一点也不担心了。我愿遵行上帝的旨意,他容许我登上高山,我也从山顶上看见那应许之地。我不一定能够与你们同去,然而今晚我盼望你们都知道,我们作为一个民族,必定会去到那应许之地。因此今晚我心中极其快乐,不再惧怕任何人……我的眼睛已经看到主再来之时的荣耀。
第二天,他付出了自己的生命。
牺牲是领导力的精髓
普通人对于领导力都有一种共同的错误观念,他们认为领导者就是高高在上、昂首傲慢、手握组织权力的那些人。今日有许多人想要登上领导的宝座,期待着有朝一日登上高位就能享有自由与权力。领导者在局外人看来可能是风光无限,但事实上领导者也需要做出牺牲。领导者必须懂得先“舍”后“得”。近年来,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领导者滥用职权,由于他们的贪婪和自私造成了组织丑闻。出色领导的精髓就是牺牲。
如果你渴望成为最杰出的领导者,那么为了取得成功,你必须愿意牺牲。而且,你还需要知道关于“舍得法则”的一些内涵。
1.没有牺牲,就没有成功
成功的领导者懂得牺牲各种次要的东西,以便更专心致力于那些主要的,这就是“舍得法则”的内涵。
2.领导者更需要做出牺牲
在没有责任的时候,可以做许多自己想做的事。一旦有了责任,你所能做的事就有了越来越多的限制。你承担的责任越多,你可选择的余地就越少。
每个人所作的牺牲各有不同。每位领导者都放弃了很多机遇,有人舍弃了自己的兴趣爱好;有人放弃了许多个人时间;还有一些人,比如金博士就牺牲了自己的生命。情境可能因人而异,但原则始终如一:领导就意味着牺牲。
3.为了留在高位,你必须要不断地“舍”
牺牲是一种持续的过程,并非一次性付出。